警告!

本人並沒有接受過任何正統神學訓練,所有發表內容,全屬個人信仰心得及教會生活經驗分享,敝blog負能量爆燈,如閱讀時感到不適,或出現任何不良反應,包括痰多咳嗽,夜睡不寧,神經緊張,潮熱汗出,心煩多疑,踎身起身見頭暈等徵狀,請即時停止,並向專業人士尋求協助。

2016年11月25日 星期五

不要依靠人,更不要依靠人仔

人民幣過去三年匯價
過去幾年,人民幣匯率穩定下調

教會做事有一個滯延的現象。某事物出現,略具爭議,在教會內討論曠持日久,遲遲未能決定,到某事物的熱潮已經冷卻,教會內才稍有共識決定跟進,當教會預備好全身投入時,該事物一早過時。然後教會內又因這個決定排除萬難得來不易,即使時機已過,依然不肯放棄堅持下去,最後浪費人力物力。孫子兵法有云:「兵聞拙速,未賭巧之久也。」教會問題正正在「巧久」。


敝教會早幾年前坐擁近三千萬儲備,由於投資涉及風險,怕有虧蝕,所以一直放在港元定期之中。稍有經濟常識,知道香港長年的低息環境下,因為怕蝕而長年放在港元定期之中,實質形同虧蝕。曾經質疑過這種做法,一面呼籲信徒要積財寶在天上,因為地上有蟲子咬,能鏽壞,也有賊挖窟窿來偷,意味信徒要將錢奉獻給教會,而教會又轉手放在銀行中長年不動,究竟與信徒自己放入銀行有何分別?同樣放在銀行蝕息,為何教會是積財寶在天上,而我放在銀行,甚至有更理想的保值行為,卻是貪愛世界,體貼自己?

所以過去一段相當長時間,有向敝教會的執事會查詢,會不會考慮其他的方法,令到教會的儲備得到更好的保障。當年首選是人民幣,利率比港元好之外,亦穩定地升值。然而,幾乎每一次的詢問得到的結果均是:「蝕咗咁點呀!」

正是執事會「朕意已決,卿勿多言」,後來,也不以為意沒有再提,直到有一次會友大會。敝教會比較獨特,因為之前太多人不出席會友大會曾經流會,為行政上的方便,會友可以簽署授權書委託執事會主席投票,所以敝教會雖然崇拜出席人數加起來近千四人,會友大會往往得二十多人出席,約莫為1.5%。在提問時間我再問,執事會會否考慮其他投資方案,答案震驚十三億人,你一定無法相信自己的耳朵,原來教會在沒有公開的情況下,已經買入人民幣,正正在人民幣開始轉弱後,購入不久即碰上中央「暴力貶值」,一下子下調近5%。由於會友大會的出席人數很少,很多人亦不知道教會已經購入人民幣。

對於當日的匯價,今日人民幣已經下跌近10%,扣除利息收入,將會蝕入本金。我頗好奇,究竟執事會當日決定時,有沒有商議退場機制,認為去到某一個情況,教會應止蝕離場?抑或對神,以及黨中央很有信心,認定中國掘起,人民幣會只升不跌。還是又出現「巧久」的現象,明明轉買人民幣的原因是保值,但當人民幣不斷貶值,卻因當初這個決定得來不易,不敢輕易改變,即使違反了當初保值的原意,仍然要堅特不移地執行下去呢。 

走筆至此,相信又有人會問筆者:「你咁多批評,咁你又有乜好辦法。」

實際上我的確有一些想法,教會作為一種建制存在,根本不能避免當中的官僚主義,就算不像敝教會有上千人,百幾二百人的中小型教會,難道又容易得出一個投資方案,可以讓每個人滿意。我的建議是,去中央化,藏富於民,教會本身不必坐擁巨額儲備,秉承耶穌的教訓「不要帶金銀銅錢,行路不要帶口袋,不要帶兩件褂子,也不要帶鞋和枴杖。」所有開支實報實銷,有多餘的按比例退回給會友,容許信徒跟據自己的狀況靈活投資。在教會需要特別的開支時,才向信徒募集。

當然,有人會問,教會若真的完全不設儲備,當月的奉獻金額若有閃失,豈不是不足以應付租金水電人工。我的回答如下:相信大家知道,本地有部份教會及機構,請人時是需要自籌薪金,認為人若肯付出為神,神必有預備;或者在教會鼓勵人全職讀神學時,勸人不必先計算能否應付幾年的學費以及生活費;又或者,在需要擴堂購堂時,承諾的奉獻金額,不必以自己的財政負擔能力去計算;而是憑信心踏上,深信神必有供應。期望教會本身,活出「每天依賴神供應,不依靠錢財、勢力、才能」的教導,以身作則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